学以致用,行动最美
时间: 2017-03-23 作者:yuanhengjia 阅读次数: 2557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激励着我们,学习上哪怕不聪明,只要勤奋,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走向成功。何其幸运,走入远恒佳,不仅时刻督促我们多读书,多钻研,多认知,更有一位又一位的“良师”,时刻在一旁指点迷津,突破我们认知极限,帮助我们往更高更远更好的方向发展。
转眼间两个小时的课程已经结束,经过这两个小时的学习,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对于我个人,一个刚接触幼教不到一年的新人来说,我想只能用受益匪浅来形容了。我个人认为这次培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无论是从学习态度到经验分享,还是从所听到所闻,每时每刻、每个观点,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许多不可言语表达的收获,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孙老师的那句话:“真正的成长,是认知的升级。”
在培训之前,一直没能明白小组学习与个别学习之间真正的差别,总以为都差不多,于是也就有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无法真正意义上给孩子孩子提供良好的材料,有趣的活动,有收获的探索。我深思,这次活动给予我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充实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每一个活动的顺利实施,都会有无数的文件指引我们一个正确的方向,就像是一个灯塔,指引我们走向一个新的征程。
2. 理清日常指导幼儿活动中的困惑
一直以来,科学教学指导领域是我比较犯难,也一直没有自信开展好的一个领域。首先是自己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对于书本中某些科学知识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就更难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说明。此外,有些比较好玩或者比较便于观察的小实验,操作材料并不易于准备,因此,这也给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领域中有些知识比较枯燥,特别是对于专注力较差小班来说,比如我前几天刚做过的色谱蝴蝶实验来说,由于等待色彩分离的的时间较长,孩子们容易在等待中失去兴趣;有时又因为孩子们沉溺在有趣的操作中而使活动秩序混乱,因此,如何在激起孩子兴趣的同时又保证活动秩序,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东西,考验着每个幼儿老师的教学能力。
在过去的活动中,我太注重对孩子们知识的讲解,希望他们能从每个“实验”中学习到其中的知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发现与探究,忽略了孙老师所说的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只占20%,剩下的80%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更忽略了大自然这个知识的宝库。一节小组探究课下来,只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剩下就交给孩子,孩子会用属于他们的“一百种语言”来表现他们的学习成果。而且 “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旦置身于大自然和日常中,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了小小“科学家”,能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能想象每一只蚂蚁的不同故事,更能冒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而好奇心和兴趣则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并经常带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另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养成敢说敢表达的好习惯,促进师生间与同伴间的交流。因为一切科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另外,数学方面,也是我们急需突破的点,首先从材料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材料是对教师教学敏感度的考验,永远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孩子的天赋,只要材料合理,方法有道,你会发现孩子聪明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3. 以后工作的方向
既然有了这次机会的指导,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与欠缺,回到班里,努力发掘钻研,给孩子提供一个探索、学习的轻松的环境,一切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努力改进现阶段的状况,寓教于乐,快乐自主学习。
最后,特别感谢孙老师的分享,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来学习培训,汲取经验,获得更大的进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以致用,行动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