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川西民间文化,铸就巴蜀幼教名园
时间: 2016-11-09 作者:成都名园渗入式学习精品班第四组 阅读次数: 3050传承川西民间文化,铸就巴蜀幼教名园
2016年11月8日,深圳市龙华区幼儿园教学园长(主任)观摩交流活动在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顺利开展。这是一所具有近70年办园历史的公办名园,园境优雅清新,绿树红花,林荫掩道,一股浓郁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廊道两侧的墙裙上,师生巧手制作的各种民间剪纸图案精布其中,一步一景,亦奇亦新。
按照幼儿园安排,我们先观摩大班组的早操活动。操场空间虽不算大,但老师们能利用有限空间,灵活开展不同特色的体能锻炼活动。虽然道具简单,但操节内容丰富多彩,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快乐地变化着不同的肢体动作,令我们目不暇接,收获颇丰。
接着,我们分两组观摩剪纸和皮影制作教学活动。这是十三幼的办园特色,也是该园持续了十几年的科研课题,成果获得了国家、省、市等各级奖励。她们将富有川蜀民间特色的文化资源引进幼儿园的日常学习活动,充分发掘其中有利幼儿教育和发展的因素,让幼儿在活动中既能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又能通过自身认知发展和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融教育于无痕之中。整个活动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又把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致。通过皮影让幼儿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师生之情。观摩结束后,园长们分组参观了十三幼的环境创设。各个民间故事、童谣经过皮影和剪纸富有童趣地展示在大家眼前,《寻味成都》、《戏竹》满载着成都味道。
最后,十三幼黄园长开展了以《幼儿园的皮影活动》为题的专题讲座。她以“郊游”、“组团游”、“自驾游”、“文化游”为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十三幼关于皮影活动的课题研究沿革,特别对幼儿皮影活动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她指出幼儿眼中的皮影就是游戏和玩具,皮影活动非常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其生动流畅与专业性的表达,其宽广的知识面和对幼儿认知规律的深刻把握,让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这位幼教精英在教育这片土地上的深耕与大胆的探索精神,也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走进十三幼,让我们领悟到“静待花开”之美。感受到传统文化给幼儿带来的“花语”。花开花落,幼教之路漫长而精彩,作为“行者”的我们一直在努力前行,让“花朵”盛开地更美。在暖阳的陪伴下,我们依依告别了成都十三幼,开始了新一天的总结和反思。感谢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给我们创造了这个学习机会!感谢深圳市远思明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温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