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建设,民办学校的发展路径

时间:2017-06-21     阅读次数: 2912 次

 民办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办学的方针,在课程、教材、评价、家长工作等方面走特色之路。这里主要谈四个问题。

 一、养成教育的特色化

 人的习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养成。最根本的教育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归根教育。养鱼要养水,养树要养根,养人要养心。我们要将养成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来抓。

   “十最”德育为养成教育的课程主线,不断创新“十最”教育内容,细化教育目标,修改评价机制。德育“十最”的实施做到“五结合”:十最与教育课程相结合,十最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十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十最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十最与团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构建养成教育的网络,让养成教育从小组、班级、学部、学校到校外,不断延伸心育成果,将习惯的养成渗透到各种社会生活之中去。成立家长义工团,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共同做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监督工作。

二、家校联系的课程化

 家校联系,不是学校压给老师的任务,而是让我们的教育不留真空,形成有机对接。从教师层面延伸到干部层面,从日常教学时间延伸到寒暑假,从被动接受投诉转变为主动引导教育家长,从学校“单边活动”转变为家校“多边活动”。

 成立“家长服务中心”,设立校园热线,俗称“校园114”,简称“全校通”,接受家长的咨询、求助和投诉,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诉必理。设立校长接访日,定期接待家长,释疑解惑,寻求社区教育资源。举办家校大讲堂、家长开放日、家长恳谈周等活动。招募家长义工,邀请家长巡考,实行开门办学,增进家校互信。

 在活动中影响家长,吸引家长,成为教育合作者。一句话,就是家校联系要课程化。

 三、特色课程的校本化

 民办学校发展依赖于特色发展,特色课程是重要支撑。集团将组织开展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进而完成学生成长目标体系的构建。

 集团中小学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和家长需求、学生实际,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使教育教学的效果更为明显,办学优势显著提高。在完成国家课程,提高基础性的教学成绩外,我们还要继续开设特色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增强学校对社会群众的吸引力,打造学校的亮点。英语特色课程和艺体特色课程,在培养孩子们的素质、兴趣,锻炼孩子们的体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特色教育,差异化办学,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

 四、教学模式特色化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高效学习是民办学校的主体责任。这种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改革,可以叫做特色化教学模式。

 我们要改变课堂上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而要把孩子看作课堂的主体,学会把心中的能量通过一种管道输送到孩子的心里去。要转变“教师为主、先教后学、课后训练、集体教学、个体学习、目标单维、面向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目标三维、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总策略。

 在课改中,再着重强调五个问题。(1)阅读教育。开好阅读指导课,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比赛,重新规划各校、园的阅读角,开展阅读环境建设。(2)英语特色。通过各种形式打造语言环境,让英语对话在校内形成氛围。(3)全员学艺。全员学艺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研究、月度考核和学期展示等纳入教学管理。(4)定向培优。关注中下生的培优,各学段、各学科都应把定向培优落在实处。(5)定向培训。各学科组对教师提出培养目标和培训要求。前面已经谈到选用人才的标准,选对人还要用好人。减少通培,强化学科专项培训。(6)幼小衔接和中小衔接。我们要将幼小衔接、中小衔接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保障集团各校的连贯制发展和幼小、中小的顺利过渡。

                                 (本文根据2009年1月干部大会的讲话整理)